您当前的位置: 新财富报 > 资讯 > 正文
新财富报-移动版 首页

江苏一医生为病人捐款14年,被发现时就 “谎称”是慈善捐助

2019-04-08 17:55
分享到:

4月7日,江苏省肿瘤医院一医生坚持给病人捐款14年,引发网友关注,有网友将该医生的捐款行为称为“暖心义举”。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,从2005年起的14年里,暖心医生每年会给三四个贫困病人捐款,将款项打到住院费中。

江苏一医生为病人捐款14年,被发现时就 “谎称”是慈善捐助

起初,曾有患者将其捐款退回,后来,该医生再捐款时便“谎称”款项是慈善项目捐助。“暖心医生”告诉北青报记者,他出生于医生家庭,受父母影响,乐衷于帮助别人;捐款是自愿的,自己曾省下请客吃饭钱捐给患者。在与北青报记者的对话中,“暖心医生”称,希望通过传递爱心,构建更好的医患关系,让医患间多一点尊重与信任。

“暖心医生”

为病人捐款14年引关注

4月7日,江苏南京一位“暖心医生”给病人捐款的消息引发网友关注。在视频中,他在助手的帮助下,穿好蓝大褂,戴上口罩,准备手术。“每年跟着单位做一些大的、集体性的捐助,我说不如‘点对点的’,我一个人能帮一个就帮一个。”视频中,“暖心医生”说,“正常的话,肝脏病人做一次介入(手术)要两万多,好多家庭很难去应付两次、三次以上的手术,吃东西也舍不得吃。这种病人,我内心就觉得非常的同情。”

视频发出后,多位网友点赞评论。有网友评论,医者仁心很感动、很暖心。

北青报记者了解到,视频中的医生就是江苏省肿瘤医院医生席玮。据江苏省肿瘤医院官网消息,该院有五人获得南京市慈善总会授予的“优秀慈善义工”称号,而该院义工团队的医生席玮就是其中一位。席玮作为江苏省肿瘤医院介入科副主任医师,在医院介入科主要从事肿瘤介入诊疗,主要针对的是晚期肝癌、胰腺癌的微创治疗和非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。工作期间,席玮曾默默给一些有特殊困难的病患捐款,少则一两千,多则四五千。

关照患者自尊心

“谎称”捐款来自慈善项目

在席玮所在的科室,癌症晚期病人比较多。席玮回忆,2005年,他作为(治疗的)组长,有了自己负责的病患,需要亲自制定病人的治疗方案与治疗计划。在与病人接触的过程中,席玮对每一个病人的家庭背景都较为了解。

一次,一位来自农村的男子引起席玮关注,该男子没有亲人、没钱看病。后来, 席玮往男子的住院费汇了1000元钱。那时起,每碰到看不起病的患者,席玮会通过捐款帮助他们,尽一点微薄之力。

开始,有几个收到席玮款项的患者发现多出来的住院费,知道了是席玮个人捐款,便主动将款项退还。后来,席玮再给病人捐款时,便“谎称”是慈善项目捐款。“患者也有自尊心,有别的想法,换一种(捐款的)说法更好。”

令席玮印象最深刻的病患是他捐款最多的患者,一位原发性肝癌患者。据席玮介绍,这位患者是六旬的孤寡老人,孩子去世,生活困难。老人上手术台是自己签的字,一万元左右的治疗费,是老人向村里人借来的钱。由于老人的住院费不够,而且治疗完就要回家过年了。席玮便私下给老人汇了5000元,让他有结余能回家过年。“他自己有求生的欲望,来医院看病又没钱,回家过年还有人找他还钱。而且他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,他的事让我感觉很难过。刚好那年春节,我也没有回家过年,就把办年货的、回家的钱都给他了,想让他过一个比较安逸的年。”席玮说。

席玮帮助过的这些患者,很多人都不知道接受的是席玮的帮助。由于基本上都是癌症晚期患者,他们的生存期都没有超过半年的。

父母言传身教

省下请客钱捐助患者

北青报记者了解到,出生于1974年的席玮,自1997年参加工作以来,已经工作22年了。在紧张的医务工作之余,席玮会通过摄影与自驾游来放松自己。

席玮出生于医生家庭,父母都是医生,妻子是一名护士。从小在医院里长大的席玮,很小便对医生这份职业产生一种自豪感。从记事起,席玮的父母便经常教导他与姐姐要乐于帮助别人。上小学时,席玮便经常看到从医的父母向家庭困难的人施以援手,平日里,还将米、油与粮票攒下来,送给真正需要的人。

童年时期的寒暑假,席玮每年都在农村的姑父家度过,还会帮他干活。由于姑父、姑妈的去世,少时的席玮便深知农村人看病的困难。在徐州医科大学上大学时,席玮在学生会组织了不少志愿者活动,会去徐州当地的敬老院打扫卫生,为老人送豆奶粉。回忆起学生时代,席玮充满了笑容,“学生时代很单纯,对钱不是很看重。”

父母影响与成长环境对席玮耳濡目染,接过父母衣钵、成为医生的他深知,帮助患者是医护人员的一种责任。刚工作时,席玮和普通的年轻人一样,经常与朋友出去吃饭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席玮便思索着,把吃饭的钱省下来,帮助别人更好。

在生活中,席玮教导一年级的女儿要多帮助别人。目前,席玮的女儿也成为了一名小义工,有时候会和父亲一起到医院看望患者。

对话

“点对点的帮助好 从身边做起更好”

“暖心医生”席玮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捐助患者是自愿的,受到家人支持。希望通过捐助来传递医护人员的爱心与同情心,构建更好的医患关系,让医患之间多一点尊重、理解与信任。

北青报:一般会对哪种患者捐款呢?

席玮:我不是刻意去做(捐款)。有时候会碰到一些孤寡老人,他们要么没有儿女,要么没有兄弟姐妹管。像这种患者,我会捐一些款。如果有患者家里有很多的兄弟姐妹,能够借到钱看病的,这种我一般不会捐款。当然,我捐款也会根据我自己的经济情况。

北青报:捐款的行为家人支持吗?

席玮:家人挺支持的。我们家都是医护工作者,而且受父母影响很深,觉得帮助患者是一种责任吧。我妻子是护士,姐姐虽然目前没在医院工作,但也在资助别的小孩上学。我女儿今年上一年级,也说自己长大想当护士、当医生。

北青报:给患者捐款对家里会有经济上的压力吗?

席玮:压力还好,家里面虽然也要还房贷,但是平时会把闲钱攒下来,不乱花。其实我捐的患者不多,可能一个季度会捐一个吧,我也不是刻意去做。平时如果碰到(家庭困难的孤寡老人)会去捐,碰不到的话就不捐。也看个人情况,如果自己当时经济有困难也不会去捐。

北青报:除了捐款以外,平时还有做公益活动吗?

席玮:我们医院加入了南京市慈善总会,这个我感触很深。我觉得我之前所做的(捐款),可能也有好多人在做,通过义工的社团,我们大家能组织在一起,想办法做一些有利于病患的事。我觉得点对点的帮助最好,从身边做起更好。

北青报:最近关于你的视频在网上挺火的,想过自己的事会火吗?

席玮:没想过,我看到微博上(关于我)的新闻了,觉得还是低调些好。这种捐助的行为,我们不能说大比例去宣扬,毕竟这是一个自愿的事。希望通过它来传递我们医护人员的爱心与同情心,去构建更好的医患关系,能够让医患之间多一点尊重、理解与信任。

延伸阅读:

河南一医生回乡捐款15万 拒绝百万年薪留河南工作

2018年6月报道:如果不是朋友圈的一篇文章,可能谁也不会知道,68岁的万国兰会独自一人回到家乡,给当地小学捐了15万元。“说那干啥,我不喜欢被人知道。”

万国兰总是这样,看到患儿家庭有困难,就慷慨解囊,自己却只爱吃五毛钱的面条。

十几年前有人给她50万年薪,这几年也不断有人给出百万年薪“挖”她走,但万国兰不为所动:我现在的成绩全是患儿及家属给我的,我不走。

【体贴】

为避免病人彻夜排队

她提出预约挂号办法

万国兰医术精湛,使得其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吸引力,可就像郑大三附院儿童康复科五病区主任翟红印说的,来找万国兰看病的人,除看中她的医术外,高尚的医德也是吸引病人的因素之一。

“她干医生这么多年,始终站在患者的角度去看待一切问题。”翟红印还记得,十几年前,当该院儿康科还只有十几名医务人员时,其同期住院人员就达上百人,来挂万国兰门诊号的人更是扎堆儿,“有人天不亮就开始排队,还有人高价倒号。”

这事被万国兰知道后,她很是生气,立即提出预约挂号办法。“她觉着看病还得彻夜排队很不合适。”翟红印说,当师父万国兰觉得患儿能治好时,她就会让患儿住院治疗,若认为治疗没效果,她就会拒绝患儿住院,并直说实情。

“说话十分直接,包括查房,她觉得患儿应该康复了却还在住院,就会当着所有人的面吵我们,但有时患儿病情反复,她不太了解,解释过她就理解了。”挨过不少次吵的翟红印笑着说道。

【心软】

默默给患儿捐款捐物

自己却最爱吃“五毛钱面条”

“万老师对自己可节俭,但对患儿可大方。”在该院儿童康复科主治医师郭智宽的印象中,自从他2011年入职到现在,几乎没见过万国兰穿戴名牌,“几乎每个季节都是那几身衣服。”

可一旦当她得知有患儿家庭贫困或情况特殊时,她就变得特别大方。“曾给我主治的一个患儿捐了600块钱,后来人家得到资助要把钱退给她,她不要。”郭智宽说,近几年科室里不少患儿都得到过万国兰的资助,有一百两百的,也有五百上千的。

在采访的不少万国兰的同事口中,河南商报记者得知,在万国兰还在住院部坐诊时期,她不但时不时给患儿塞钱,查房时,看见患儿家属缺啥,她就会悄悄地将啥东西送过去,洗衣粉、肥皂、卫生纸、衣服等,她都送过。

也因此,走在大街上,万国兰会时常遇到向她热情打招呼的陌生人。“她帮过的人可不少,光我们看病时她就给好几个人送过吃的用的,还给人塞过钱。”孩子经万国兰诊治康复后,小米(化名)在郑大三附院附近摆摊儿做起了小生意,“她可有意思,我给她拿点东西,她要不就给钱,要不就不要,分可清。”

小米和多数患儿家属可能不知道,“万国兰捐款捐物从来不让对外说,包括她2007年荣获‘全国医德标兵’荣誉称号也很少提。”可翟红印知道,对外人很慷慨的师父,却很喜欢吃“五毛钱面条”,“她经常一顿饭就是一两块钱。”

【低调】

独自回乡捐款15万元

同事后来从朋友圈得知

万国兰喜欢默默做事在科室是出了名的,以至于同事们得知她回老家河南汝南,将多年积蓄15万元捐给五里庙社区小学的事情,还是从朋友圈知道的。

“要不是当地媒体报道了,我们谁也不知道。”翟红印说,他从一名护士处得知,万国兰在咨询如何给小学生买书桌的事情,在他反复追问下,万国兰才说出捐款打算,“除改善硬件之外,剩余的几万块钱用来奖励考上好学校的孩子,但没想到她一声不吭回去把事办了。”

那段时间,万国兰刚重感冒痊愈,科室及医院领导对其状况都颇为担心,特别安排人员对其照顾,可她却害怕麻烦任何人。“捐钱不是啥大事,再说也是给老家捐,我的子孙后代也在那里上学。”对捐款一事,万国兰一笑而过。

对捐钱捐物的事不愿多提,可对自己的“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”方法,万国兰却乐于分享。“都是我师父手把手教出来的,她做一遍先让你看,看你了解差不多时,会让你操作,她站在旁边指导,甚至有时会给你画出位点。”万国兰承认的徒弟人数不多,陈海算是其中一个。

在陈海眼中,万国兰和自己的关系,有别于其他科室老师和学生的关系,“她更喜欢称自己为师父,并且只有是她手把手教的、考核合格的人,才能说是她徒弟,不然她都不认。”

来源:北晚新视觉综合 北京青年报 河南商报

流程编辑:TF021


相关评论:

愿赌服输aaa:1999年实习的时候跟过一个外科主治医师 每次手术的时候家属都会给他红包 交代他把手术做好 这个医生每次都把红包收了 手术做好后再把那些红包的钱偷偷交到病人的账户上

等待你的回音88533066:在医院住院 没钱了立马就来催款了 不交钱就不给用药

丫丫160857157:伟大的医生,崇高的医生,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的好医生,祝福这位善良伟大的医生永远幸福!健康

安琪奶奶莎莎:这样的好医生真的不多了!

白云4950169191006:向暖心医生致敬!为病人捐款14年,不留姓名,令人感动,好人一生平安!

来源: 北晚新视觉网 责任编辑:新财富报
免责声明:
  • 注明“来源:新财富报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新财富报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;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"来源:新财富报";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  • 新财富报转载文章是为了传播信息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发送至电子邮箱:

江苏一医生为病人捐款14年,被发现时就 “谎称”是慈善捐助

4月7日,江苏省肿瘤医院一医生坚持给病人捐款14年,引发网友关注,有网友将该医生的捐款行为称为“暖心义举”。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,从2005年起的14年里,暖心医生每年会给三四个贫困病人捐款,将款项打到住院费中。

江苏一医生为病人捐款14年,被发现时就 “谎称”是慈善捐助

起初,曾有患者将其捐款退回,后来,该医生再捐款时便“谎称”款项是慈善项目捐助。“暖心医生”告诉北青报记者,他出生于医生家庭,受父母影响,乐衷于帮助别人;捐款是自愿的,自己曾省下请客吃饭钱捐给患者。在与北青报记者的对话中,“暖心医生”称,希望通过传递爱心,构建更好的医患关系,让医患间多一点尊重与信任。

“暖心医生”

为病人捐款14年引关注

4月7日,江苏南京一位“暖心医生”给病人捐款的消息引发网友关注。在视频中,他在助手的帮助下,穿好蓝大褂,戴上口罩,准备手术。“每年跟着单位做一些大的、集体性的捐助,我说不如‘点对点的’,我一个人能帮一个就帮一个。”视频中,“暖心医生”说,“正常的话,肝脏病人做一次介入(手术)要两万多,好多家庭很难去应付两次、三次以上的手术,吃东西也舍不得吃。这种病人,我内心就觉得非常的同情。”

视频发出后,多位网友点赞评论。有网友评论,医者仁心很感动、很暖心。

北青报记者了解到,视频中的医生就是江苏省肿瘤医院医生席玮。据江苏省肿瘤医院官网消息,该院有五人获得南京市慈善总会授予的“优秀慈善义工”称号,而该院义工团队的医生席玮就是其中一位。席玮作为江苏省肿瘤医院介入科副主任医师,在医院介入科主要从事肿瘤介入诊疗,主要针对的是晚期肝癌、胰腺癌的微创治疗和非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。工作期间,席玮曾默默给一些有特殊困难的病患捐款,少则一两千,多则四五千。

关照患者自尊心

“谎称”捐款来自慈善项目

在席玮所在的科室,癌症晚期病人比较多。席玮回忆,2005年,他作为(治疗的)组长,有了自己负责的病患,需要亲自制定病人的治疗方案与治疗计划。在与病人接触的过程中,席玮对每一个病人的家庭背景都较为了解。

一次,一位来自农村的男子引起席玮关注,该男子没有亲人、没钱看病。后来, 席玮往男子的住院费汇了1000元钱。那时起,每碰到看不起病的患者,席玮会通过捐款帮助他们,尽一点微薄之力。

开始,有几个收到席玮款项的患者发现多出来的住院费,知道了是席玮个人捐款,便主动将款项退还。后来,席玮再给病人捐款时,便“谎称”是慈善项目捐款。“患者也有自尊心,有别的想法,换一种(捐款的)说法更好。”

令席玮印象最深刻的病患是他捐款最多的患者,一位原发性肝癌患者。据席玮介绍,这位患者是六旬的孤寡老人,孩子去世,生活困难。老人上手术台是自己签的字,一万元左右的治疗费,是老人向村里人借来的钱。由于老人的住院费不够,而且治疗完就要回家过年了。席玮便私下给老人汇了5000元,让他有结余能回家过年。“他自己有求生的欲望,来医院看病又没钱,回家过年还有人找他还钱。而且他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,他的事让我感觉很难过。刚好那年春节,我也没有回家过年,就把办年货的、回家的钱都给他了,想让他过一个比较安逸的年。”席玮说。

席玮帮助过的这些患者,很多人都不知道接受的是席玮的帮助。由于基本上都是癌症晚期患者,他们的生存期都没有超过半年的。

父母言传身教

省下请客钱捐助患者

北青报记者了解到,出生于1974年的席玮,自1997年参加工作以来,已经工作22年了。在紧张的医务工作之余,席玮会通过摄影与自驾游来放松自己。

席玮出生于医生家庭,父母都是医生,妻子是一名护士。从小在医院里长大的席玮,很小便对医生这份职业产生一种自豪感。从记事起,席玮的父母便经常教导他与姐姐要乐于帮助别人。上小学时,席玮便经常看到从医的父母向家庭困难的人施以援手,平日里,还将米、油与粮票攒下来,送给真正需要的人。

童年时期的寒暑假,席玮每年都在农村的姑父家度过,还会帮他干活。由于姑父、姑妈的去世,少时的席玮便深知农村人看病的困难。在徐州医科大学上大学时,席玮在学生会组织了不少志愿者活动,会去徐州当地的敬老院打扫卫生,为老人送豆奶粉。回忆起学生时代,席玮充满了笑容,“学生时代很单纯,对钱不是很看重。”

父母影响与成长环境对席玮耳濡目染,接过父母衣钵、成为医生的他深知,帮助患者是医护人员的一种责任。刚工作时,席玮和普通的年轻人一样,经常与朋友出去吃饭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席玮便思索着,把吃饭的钱省下来,帮助别人更好。

在生活中,席玮教导一年级的女儿要多帮助别人。目前,席玮的女儿也成为了一名小义工,有时候会和父亲一起到医院看望患者。

对话

“点对点的帮助好 从身边做起更好”

“暖心医生”席玮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捐助患者是自愿的,受到家人支持。希望通过捐助来传递医护人员的爱心与同情心,构建更好的医患关系,让医患之间多一点尊重、理解与信任。

北青报:一般会对哪种患者捐款呢?

席玮:我不是刻意去做(捐款)。有时候会碰到一些孤寡老人,他们要么没有儿女,要么没有兄弟姐妹管。像这种患者,我会捐一些款。如果有患者家里有很多的兄弟姐妹,能够借到钱看病的,这种我一般不会捐款。当然,我捐款也会根据我自己的经济情况。

北青报:捐款的行为家人支持吗?

席玮:家人挺支持的。我们家都是医护工作者,而且受父母影响很深,觉得帮助患者是一种责任吧。我妻子是护士,姐姐虽然目前没在医院工作,但也在资助别的小孩上学。我女儿今年上一年级,也说自己长大想当护士、当医生。

北青报:给患者捐款对家里会有经济上的压力吗?

席玮:压力还好,家里面虽然也要还房贷,但是平时会把闲钱攒下来,不乱花。其实我捐的患者不多,可能一个季度会捐一个吧,我也不是刻意去做。平时如果碰到(家庭困难的孤寡老人)会去捐,碰不到的话就不捐。也看个人情况,如果自己当时经济有困难也不会去捐。

北青报:除了捐款以外,平时还有做公益活动吗?

席玮:我们医院加入了南京市慈善总会,这个我感触很深。我觉得我之前所做的(捐款),可能也有好多人在做,通过义工的社团,我们大家能组织在一起,想办法做一些有利于病患的事。我觉得点对点的帮助最好,从身边做起更好。

北青报:最近关于你的视频在网上挺火的,想过自己的事会火吗?

席玮:没想过,我看到微博上(关于我)的新闻了,觉得还是低调些好。这种捐助的行为,我们不能说大比例去宣扬,毕竟这是一个自愿的事。希望通过它来传递我们医护人员的爱心与同情心,去构建更好的医患关系,能够让医患之间多一点尊重、理解与信任。

延伸阅读:

河南一医生回乡捐款15万 拒绝百万年薪留河南工作

2018年6月报道:如果不是朋友圈的一篇文章,可能谁也不会知道,68岁的万国兰会独自一人回到家乡,给当地小学捐了15万元。“说那干啥,我不喜欢被人知道。”

万国兰总是这样,看到患儿家庭有困难,就慷慨解囊,自己却只爱吃五毛钱的面条。

十几年前有人给她50万年薪,这几年也不断有人给出百万年薪“挖”她走,但万国兰不为所动:我现在的成绩全是患儿及家属给我的,我不走。

【体贴】

为避免病人彻夜排队

她提出预约挂号办法

万国兰医术精湛,使得其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吸引力,可就像郑大三附院儿童康复科五病区主任翟红印说的,来找万国兰看病的人,除看中她的医术外,高尚的医德也是吸引病人的因素之一。

“她干医生这么多年,始终站在患者的角度去看待一切问题。”翟红印还记得,十几年前,当该院儿康科还只有十几名医务人员时,其同期住院人员就达上百人,来挂万国兰门诊号的人更是扎堆儿,“有人天不亮就开始排队,还有人高价倒号。”

这事被万国兰知道后,她很是生气,立即提出预约挂号办法。“她觉着看病还得彻夜排队很不合适。”翟红印说,当师父万国兰觉得患儿能治好时,她就会让患儿住院治疗,若认为治疗没效果,她就会拒绝患儿住院,并直说实情。

“说话十分直接,包括查房,她觉得患儿应该康复了却还在住院,就会当着所有人的面吵我们,但有时患儿病情反复,她不太了解,解释过她就理解了。”挨过不少次吵的翟红印笑着说道。

【心软】

默默给患儿捐款捐物

自己却最爱吃“五毛钱面条”

“万老师对自己可节俭,但对患儿可大方。”在该院儿童康复科主治医师郭智宽的印象中,自从他2011年入职到现在,几乎没见过万国兰穿戴名牌,“几乎每个季节都是那几身衣服。”

可一旦当她得知有患儿家庭贫困或情况特殊时,她就变得特别大方。“曾给我主治的一个患儿捐了600块钱,后来人家得到资助要把钱退给她,她不要。”郭智宽说,近几年科室里不少患儿都得到过万国兰的资助,有一百两百的,也有五百上千的。

在采访的不少万国兰的同事口中,河南商报记者得知,在万国兰还在住院部坐诊时期,她不但时不时给患儿塞钱,查房时,看见患儿家属缺啥,她就会悄悄地将啥东西送过去,洗衣粉、肥皂、卫生纸、衣服等,她都送过。

也因此,走在大街上,万国兰会时常遇到向她热情打招呼的陌生人。“她帮过的人可不少,光我们看病时她就给好几个人送过吃的用的,还给人塞过钱。”孩子经万国兰诊治康复后,小米(化名)在郑大三附院附近摆摊儿做起了小生意,“她可有意思,我给她拿点东西,她要不就给钱,要不就不要,分可清。”

小米和多数患儿家属可能不知道,“万国兰捐款捐物从来不让对外说,包括她2007年荣获‘全国医德标兵’荣誉称号也很少提。”可翟红印知道,对外人很慷慨的师父,却很喜欢吃“五毛钱面条”,“她经常一顿饭就是一两块钱。”

【低调】

独自回乡捐款15万元

同事后来从朋友圈得知

万国兰喜欢默默做事在科室是出了名的,以至于同事们得知她回老家河南汝南,将多年积蓄15万元捐给五里庙社区小学的事情,还是从朋友圈知道的。

“要不是当地媒体报道了,我们谁也不知道。”翟红印说,他从一名护士处得知,万国兰在咨询如何给小学生买书桌的事情,在他反复追问下,万国兰才说出捐款打算,“除改善硬件之外,剩余的几万块钱用来奖励考上好学校的孩子,但没想到她一声不吭回去把事办了。”

那段时间,万国兰刚重感冒痊愈,科室及医院领导对其状况都颇为担心,特别安排人员对其照顾,可她却害怕麻烦任何人。“捐钱不是啥大事,再说也是给老家捐,我的子孙后代也在那里上学。”对捐款一事,万国兰一笑而过。

对捐钱捐物的事不愿多提,可对自己的“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”方法,万国兰却乐于分享。“都是我师父手把手教出来的,她做一遍先让你看,看你了解差不多时,会让你操作,她站在旁边指导,甚至有时会给你画出位点。”万国兰承认的徒弟人数不多,陈海算是其中一个。

在陈海眼中,万国兰和自己的关系,有别于其他科室老师和学生的关系,“她更喜欢称自己为师父,并且只有是她手把手教的、考核合格的人,才能说是她徒弟,不然她都不认。”

来源:北晚新视觉综合 北京青年报 河南商报

流程编辑:TF021


相关评论:

愿赌服输aaa:1999年实习的时候跟过一个外科主治医师 每次手术的时候家属都会给他红包 交代他把手术做好 这个医生每次都把红包收了 手术做好后再把那些红包的钱偷偷交到病人的账户上

等待你的回音88533066:在医院住院 没钱了立马就来催款了 不交钱就不给用药

丫丫160857157:伟大的医生,崇高的医生,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的好医生,祝福这位善良伟大的医生永远幸福!健康

安琪奶奶莎莎:这样的好医生真的不多了!

白云4950169191006:向暖心医生致敬!为病人捐款14年,不留姓名,令人感动,好人一生平安!

免责声明:
  • 注明“来源:新财富报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新财富报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;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"来源:新财富报";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  • 新财富报转载文章是为了传播信息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发送至电子邮箱:

相关阅读

热点精选